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,奥数才是最让人自卑的特长
8岁多的珊姐逐渐有了青春期前的各种心理迹象,心思细腻敏感、易哭易怒、多愁善感。以前那个霸气外露、波澜不惊的大姐头,现在一天天向着胆小、谨慎、自卑的方向变化。
有一次,我带珊姐到某个饭店吃饭,店里有道名菜“火焰叉烧”有个现场点火的仪式十分好看。以前珊姐看过几次,这次自然也十分期待。但因为周末要上课,下课后已经接近1点钟,参加饭局的其他人早就到齐了。走在路上,我看看表,不经意说了一句:“哎,那么晚,可能火焰叉烧已经烧好了呢!”没想到走了几步,我低头一看,珊姐竟然已默默无声地泪流满面。幸好那天先到的亲戚们照顾周到,等她到了才上这道菜,总算化解了一场危机。
又有一次,珊姐和珊妈躺在床上进行睡前的夜聊环节。两人聊起一年前学校举办绘画比赛,珊姐用一张4开大画幅的《我的航天梦》参赛。那幅画由珊姐提出思路,她学习绘画的线上机构老师指导,画了整整半天才画好。结果绘画倒是得了奖,但上交的画作再也没有拿回来。珊姐想起这件小事,突然想念起那副画,竟然又呜呜地流下泪来,珊妈只能又一顿哄。
为了照顾珊姐这种心态变化,我和珊妈除了鼓励她、信任她、安慰她以外,实在也帮不了太多。
前几天,珊姐和妈妈说起班上的事情时,突然提到班上同学们的特长。她说,班上仅有2名女生没学过跳舞,其中之一就是她。我在旁边听到里,心中一阵吐槽:“还不是当年你嫌练功太苦,学到中途放弃了,还连累爸妈几千块学费打了水漂。”当然,这种话绝对不能说出口。
珊妈好言相劝: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,你也有自己的特长呀。”尽管这次没有流泪,但看得出来,珊姐这时候也是颇为低落。她喃喃道:“我有什么特长呢?”珊妈引导她自己说出来:“你认为呢?”
珊姐想了半天,说出两项:“画画和游泳。”我不禁莞尔:画画也就罢了,她的游泳水平不过是二年级暑假才刚学会蛙泳和自由泳,连姿势都没有专业纠正过,更别谈速度了。画画虽然是前后投入了不少时间的一项兴趣,但也就是停留在儿童画的阶段,如果不是在老师指导下画出来的作品,目前还拿不出手。
珊姐真的没有其他特长了吗?当然也不是。她从4岁半开始学奥数,现在已经过去4年。虽然算不上顶尖,但比起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来说,肯定是领先不少。光是她将做过的练习题录制成讲解视频,就能难倒不少成年人。
珊妈负责从小培养她的英语能力,虽然比上不足,但比下还是有余。她坚持读了几年RAZ分级,之前读的N级文章,连我读起来都要费点劲。据说现在她是班上少数几个能轻松将课本读下来的学生(这个人数竟然不多是让我挺惊讶的),所以应该也算一点小特长。
那这些花了大力气的优势项目,为什么她从来不提,反而想到其他水平一般的兴趣上去,甚至仅仅因为自己不会跳舞而闷闷不乐呢?
道理很简单:学科特长,尤其是奥数这项特长,一直以来都是最不受待见,最让人自卑的一项特长。
我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,在当年普遍不卷的环境下,我的数学相比起校内来说,早就一骑绝尘了。
按道理来说,有这么一项特长应该挺让人骄傲才对。但实际上,我在小学阶段,甚至直到中学阶段,经常陷入深深的自卑中,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。
首先,所有学科特长,是一种“看不见”的特长。非学科类的各种特长,都有展示的空间——乐器类在艺术节、体育类在运动会、口才类在班级上。甚至连魔方、悠悠球这些“不正经”的特长,都有大把机会在同学面前大肆展示,赢得满堂喝彩。
更不用说,有的特长展示起来或飒或燃、引人注目,练舞的来个连续空翻,练琴的来段疾风骤雨,同龄孩子谁看了不羡慕?
但是学科特长不一样。考试做题是一件枯燥无比的事,一点观赏性都没有。从来没见过谁说“给表演个做题看看”。成绩还要经过批改才公布,考试时的兴奋和热情早就消退干净了。
还是小学生的我,好不容易考个数学满分,巴不得将卷子贴在脸上让大家看那大大的红色数字。但现在的小学生倒好,一二年级不考试,中高年级考试不出分。很多家长为了知道孩子分数,甚至还要偷偷摸摸地私下打听。
这种环境下,“学习好”的小学生,有什么好值得兴奋的?
第二,奥数比起一般的学科特长更“没用”。现在小学的校内学习难度一路下滑,数学考试100分虽不能说易如反掌,至少不是什么巨大挑战。但小学奥数还不等同于小学数学,它在难度上、思维上虽然远远超过了小学数学的要求,但应付起考试起来却没有特别的优势。
小学数学考试里,那些95-99分段的孩子,绝不是因为知识学不会。今天因为余数除法6个点写成5个,明天因为答句漏了句号,反正错误奇奇怪怪。
这时候学习奥数不仅不是特长,甚至还是诅咒——有的老师“嫉贤妒能”,特别喜欢鞭打数学能力强但不细心的孩子,每逢这时候还要额外拿出来批评一番。
更可怕的是,在当下环境里,很多学校老师谈“奥”色变。奥数竞赛被教育部门点名取缔,有的孩子考一半被警察叔叔冲进来叫停,剩下的遮遮掩掩,更别说在学校里公开宣传了。
我小学三年级参加区里的数学比赛,全校唯一一个一等奖,喜报张贴在学校公告栏上好几个月,我隔天就去趴在玻璃上仔细端详。现在很多学校也会表扬学生在校内校外获得的奖项,但里面绝不包括上了“黑名单”的奥数竞赛。
在现在的环境下学习奥数,回到学校就如锦衣夜行。这也难怪珊姐在自己的特长里从来想不到还有数学这一项了。
其实,对于孩子的任何一项兴趣爱好,我认为都是平等的。孩子花费了时间去钻研,就应该有公平的、正面的、可供展示的平台,鼓励孩子追逐自己的爱好。
只有在学习有收获、付出有肯定的情况下,孩子才能形成正反馈,不断受到激励砥砺前行。
但是根据我的亲身经验,奥数这项“特长”的地位十分尴尬——比赛稀少、没有观赏性、缺乏展示机会。再加上当下的环境,对奥数的妖魔化更让喜欢数学的孩子不招人待见。
作为家长,看到女儿在学校里失去自信,心里自然是十分着急。除了不断地给她口头加油鼓劲以外,我还给她到处物色展示的机会——各种小比赛、小考试,反正只要预计她能考的不错的,不管花不花钱,全部给她报上。
不过,在这个欠所有学奥数的孩子一个公平展示机会的环境下,我也没有将宝都押在这一个地方。跟数学相关的其他项目,预计她能力迁移、爱屋及乌,也能学好。所以,编程、机器人这些好玩的、比赛比较多的项目,也尽力让她去学。
至于她“硕果仅存”一直坚持的兴趣爱好——画画,我们更是无条件支持她尽情发挥。珊姐还说,这个假期要给她报名专业的游泳课,争取下学期选入游泳校队。
加油吧,二年级的小姑娘!